職工虛心學習理論知識。 趙丹丹 攝
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11日電 (戚亞平 趙丹丹)“非常受益,王老師教的電線短路的查找、單相電與三相電的使用區別等課程很實用,他授課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且很有耐心,我以往不會操作的地方都學會了,對我的生產生活有很大的幫助。”近日參加浙江台州援疆教師王永江義務開展的電工技能培訓後,曾雲如是説。
擔任此次技能培訓的王永江是二次援疆的浙江台州教師,在第一師阿拉爾市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援疆工作。他專長於電工、電子教學,於2月27日至3月13日為第二師二十五團的50名職工羣眾開展為期15天的家用照明線路、電動機原理、大棚種植中所用到的控制電路等培訓。
曾雲是新疆生產建設快遞到香港第二師二十五團六連職工,種植了五座色素辣椒大棚,而大棚温度、濕度等控制都需要用到電路,以往他對電路知識一知半解,遇到困難邊摸索邊解決,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。

援疆前,王永江曾擔任其所在學校的培訓處主任,從事職工技能培訓11年。在二十五團培訓時,王永江碰到一件有趣的事,一名學員説家裏的線路壞了,希望他能幫忙維修一下,結果下課後,那名學員就説在課上學會了,可以自己修好。
“通過培訓可以真正讓老百姓獲得技能,提高安全生產意識,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,我很有獲得感、成就感。”王永江説。
此次培訓班學員的學歷參差不齊,上課時間也不一,王永江採取“一人一策”的方案進行培訓。“我會根據職工羣眾的接受程度及上課時間進行講課。”王永江説。
吳興業是二十五團六連連隊管理委員會委員,他説:“這次經過系統化的學習,我不僅可以維修自己家中的電路問題,還能幫助職工解決困難、做培訓,尤其在連隊做安全檢查的時候,可以提供專業的意見。”
王永江援疆已兩年半時光,他常常在學校教學之外赴各團場進行技能培訓,目前已在第一師各團場,第二師二十四團開展過多期電工技能培訓,培訓近400名人員。
“社會培訓是職業教育工作者的本職工作,哪裏有需要,我都會在安排好受援學校教學工作的同時,盡己所能幫助有需求的羣體,希望通過這些培訓解決職工羣眾的實際困難,提升崗位技能,拓寬就業渠道,力爭在“富口袋”的同時‘保安全’‘富腦袋’。”王永江説。(完)